1959年出生的王美芬年轻时是一名裁缝。她告诉记者,自己是从舅舅那里学的手艺。

“我舅舅十几岁的时候在杭州一家厂里干活,当时厂里有裁缝在做衣服,他觉得有趣就站在旁边看,只学了十天就会了。”回来后,他在自己的村里当起了裁缝,因为手艺好,大家都喜欢喊他上门做衣服。王美芬十多岁时,舅舅已经是临海大田一带有名的裁缝师傅。

12岁时,王美芬开始跟着舅舅学做衣服。小姑娘勤劳好学,没多久也就上手了。“那个时候流行中山装、列宁装、青年装,满大街都是蓝色、黑色、灰色的衣服,款式差不多。有一段时间女生流行穿旗袍,这个挺考验裁缝的技术,我学了挺久才学会,不过旗袍流行了几年就过去了。”

王美芬15岁时开始独自上门给村民们做衣服,“自己带着缝纫机、卷尺、剪刀这些工具,到村民家里去。那时候‘的确良’已经有了,但是比较贵,普通百姓做衣服用的都是自己棉花纺的粗布,颜色都是自己染的,以白色和蓝色居多”。

王美芬还回忆,“因为穷,普通百姓一般一年就做一次衣服,全家老少,从头做到脚。”那时还没有实施计划生育,农村每家每户人口都很多。到了一户人家,往往要做上两天。当时会做衣服的人不多,裁缝是个很吃香的行业,“我一天做十多件衣服,总共能赚1.5元钱,那时候在生产队干活一天才几毛钱”。也因为裁缝少,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来找王美芬做衣服,她几乎一整年不着家。

在王美芬的记忆里,“那时候的农村妇女很流行穿大襟样式的衣服,这种衣服穿起来很舒服,现在乡下一些老人还在穿。”但是大襟衣服很考验裁缝的技术,“技术不好,做好的衣服穿起来肩膀是斜的。”但她技术好,名气也大,其他县市区的人也请她过去做衣服,“那时候还挺喜欢去三门的,因为那里有海鲜吃”。谈起往事,老人的语气里带着微微的自豪。

上世纪八十年代,衣服开始成批生产,市场上卖的衣服多了,请人上门做衣服不如直接买便宜;缝纫机也普遍进了百姓家,手巧的妇女都自己学着做衣服了——常年在外做衣服的王美芬突然空闲了下来。到上世纪九十年代,随着百姓经济条件的改善,几乎再也没有人请王美芬做衣服了,做了近20年衣服的老裁缝只得改行另谋生路。

王美芬如今已经有了孙辈,她没想到,现在又开始流行找裁缝定制衣服了,“我一个邻居就时常去老街找裁缝做旗袍。我儿媳妇有时候也会让我扯几块布给孙子孙女做些日常的衣服,孩子们觉得自己的衣服和别人的不一样,都很高兴。”近期,她想着给儿媳妇也做一件旗袍,“好的旗袍是要手缝的,现在年轻的裁缝很多都不会做了”。